top of page

大滅絕

 目前,學界較公認的原因,是有一顆直徑約10公里大小的隕石撞擊到地球,由於撞擊地點位在海陸交界,因此撞擊當時可能會造成海嘯,淹沒陸地;撞擊時產生的的高熱,則引起森林大火;撞擊時激起的塵埃與森林大火的灰燼,隨大氣氣流遍佈全球,造成地球溫度升高,使得植物無法生長,動物也隨之滅亡。

 目前支持這項說法的證據,除了已經在猶加敦半島找到的隕石坑外,地層中還發現恐籠滅絕時的白堊紀(K)第四紀(T)交界有一層黑色薄層(K/T邊界),其中含有異常多的銥元素。銥在地球上為稀有元素,但在小行星中含量很多。這個K/T邊界在全球都有發現,但愈靠近猶加敦半島的隕石坑遺跡,K/T邊界層愈厚;並在周邊的岩石土壤中,找到高溫石英,這種礦物只有在撞擊力道非常強、溫度非常高的環境中才會產生。因此,大部分的科學家相信,隕石撞擊應是恐龍或其他類似滅絕事件的主因。

 

 

 

© 2023 by Artist Corner. Proudly created with Wix.com

bottom of page